互联网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课件点播>管理会计类课程>成本会计  

教师姓名
王锐
性别

教材名称
成本会计
课程简介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运用数学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分类、归集、分配、核算,正确确定产品成本,并对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及考核,为管理决策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以达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最优运转的目的。在成本会计中,正确进行成本核算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和任务,它不仅反映成本计划执行的情况,为成本考核及分析提供资料,而且也为以后各期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提供有用资料,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课程系统介绍现代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及分析做简要的阐述。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及一般程序;各种费用要素的核算;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制造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及辅助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定额法、作业基础成本法等,期间费用的核算;其他行业如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及分析;成本预测和计划;成本考核及分析。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各种方法,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合理的分类、归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实行成本考核,开展成本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时
60学时
课程大纲

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ost Accounting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60 理论学时 60 实验学时
适用专业 财务会计专业

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1、 本课程从成本计算的通用性出发,以工业企业为对象,对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其他主要行业成本核算的特点作了概括介绍。
2、 本课程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着重介绍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各种核算方法,并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介绍了成本报表的编制分析、作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等内容。
3、 本课程是《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是企业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习《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的基础。

二.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总论 (3学时)
1.1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1.2 成本会计的对象
1.3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1.4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第二章. 制造成本核算原理 (3学时)
2.1 生产费用的分类
2.2 制造成本核算的要求
2.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第三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0学时)
3.1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3.2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4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6学时)
4.1 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登记
4.2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4.3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4.4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第五章.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12学时)
5.1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5.2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5.3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5.4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5.5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5.6 作业基础成本法
5.7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第六章. 期间费用的核算 (2学时)
6.1 管理费用的核算
6.2 营业费用的核算
6.3 财务费用的核算
第七章. 其他行业成本核算 (6学时)
7.1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
7.2 施工企业成本核算
7.3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核算
7.4 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
7.5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成本核算
第八章. 成本计划与控制 (6学时)
8.1 成本计划
8.2 成本控制
第九章. 成本分析与考核 (6学时)
9.1 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
9.2 成本分析
9.3 成本考核
第十章. 成本会计专题 (6学时)
10.1 质量成本会计
10.2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10.3 环境成本会计

三. 教材
《成本会计》 主编 王淑慧 王锐 机械工业出版社

联系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