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培养学生把握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培训、使用、激励等的客观规律和具体方法的工商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对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过程、内容及管理规律有重要作用,对解决管理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一、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素质是发展的根本因素,决定着经济的增长。熟知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对人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有效的开发人力资源,合理、科学的管理人力资源,才能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掌握人力资源概念和人力资本的性质与内容,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要求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演变,理解经济的增长决定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掌握人力资源概念及内涵,达到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4学时)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源素质是发展的根本因素
二、人力资源决定了经济的增长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四、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二节人力资本和人本管理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数量
三、人力资源质量
四、人才资源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六、资源的划分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生产过程的时代性
二、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三、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四、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五、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六、组织过程的社会性
第四节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一、人力资源管理 的产生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功能演变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第二章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分析
一、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学生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熟知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学理论、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的关系。理解人力资本和人本管理的重要性。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要求:能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演变是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的,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理解人力资本和人本管理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支柱。 能够分析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念。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4学时)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二、科学管理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三、行为科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四、管理科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人力资本和人本管理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的定义
三、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四、人力资本的内容
五、人本管理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涵义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特征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达到学生了解中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沿革与展望、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明确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能够分析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要求:能够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把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4学时)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沿革与展望
一、1978年改革前国有企业人事制度主要特征
二、1978年后的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沿革
三、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展望
四、职能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案例:建立与发展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对江苏省情况的分析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环境方面问题
二、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
四、原因的再分析与归纳
第三节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背景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三、民营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的挑战
二、内部的挑战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诊断模型
第四章 工作分析
一、 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学生了解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工作分析的内容与作用。明确工作分析的程序,掌握工作分析的方法与工作设计。
要求:理解掌握工作分析的概念,能够对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把工作分析的结果用于工作设计中。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4时)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一、工作分析的定义
二、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用途
一、工作分析的内容
二、工作分析的用途
三、工作分析的评价
第三节 工作分析程序与方法
一、工作分析各阶段的关系
二、工作分析的程序
三、工作分析的方法、
第四节 工 作 设 计
一、工作设计的目的与前提
二、工作设计的内容
三、工作设计的方法
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
一、 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目标、任务、必要性和内容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明确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方法,理解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和人力资源规划的运用与控制。
要求:能够运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预测,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运用和控制,并对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的法科学性、适用性进行评价。
二、 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8学时)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任务及必要性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二、在评估时应考虑的问题:
第三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人力资源需求调查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第四节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一、人力资源的供给途径与调查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三、对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五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
一、基础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二、业务性的人力资源计划
第六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运用与控制
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供应的分析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
一、 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与方法、员工招聘、 人员录用、员工职前教育、 员工的培训、人才选拔的过程。明确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难点。理解掌握员工招聘、人员录用、 员工职前教育、 员工的培训、人才选拔的方法与运用。
要求:能够进行员工招聘、 录用、培训、职前教育、人才选拔测评的可靠性和有用性的应用。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8时)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
第二节 员工招聘
一、招聘过程管理
二、招聘渠道的类别及选择
三、招聘来源的比较
四、组织与工作申请人之间的信息配比
第三节 人员录用
一、员工选拔的重要性
二、员工录用测评的可靠性和有用性
三、员工录用的方法
四、录用原则
五、员工录用决策的改进
第四节员工职前教育与培训
一、员工的职前教育
二、员工培训
三、人力资源培训需求的评估
四、培训的主要方法
五、培训项目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人才选拔
一、员工职业周期的阶段划分
二、员工的自我职业管理
三、组织的职业管理模式
四、组织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管理风格
五、员工晋升
第七章 人力资源管理
一、 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工作动力与激励、绩效考评、沟通与冲突的概念与理论。明确激励是工作动力的源泉,理解激励、工作报酬与满足之间的关系。掌握绩效考评、沟通与冲突的理论和方法。
要求:理解激励和绩效考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掌握工作报酬与满足、绩效考评、沟通与冲突的理论和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选拔人才和留住人才。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8学时)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五、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对象和层次
第二节 工作动力与激励
一、工作动力来自激励
二、激励的作用
三、早期和当代的激励理论
四、激励理论的实践应用
五、激励的特殊问题
六、企业激励创新
第三节 工作报酬与满足
一、工作报酬与薪酬
二、薪酬体系
三、薪酬结构
四、薪酬结构的设计
五、薪酬结构策略
六、个人激励
七、集体激励
第四节 绩效考评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
二、有效业绩考核系统的标准
三、考核评价者的选择
四、员工业绩考核容易出现的问题
五、业绩评价方法类型与比较
第五节 沟通与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二、不同时期的主要观点与关系方法分析
第八章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方法
一、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用的方法。并理解
和掌握这些方法。
要求:需要时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方法。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6学时)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概述
一、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法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二节个人职业表现档案:PPDF(PersonalPerformance Development File)
一、有效的开发方法
二、 PPDF法的主要目的
三、 PPDF法的主要内容
四、未来的发展计划
第二节 SWOT法和四个P的分析法
一、SWOT分析法
二、四个P的分析法
第三节 3P模式和下岗比例激励法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3P模式
二、人力资源管理常用的下岗比例激励法
第四节 初期兴趣定位法与潜能开发
一、初期兴趣定位法
二、潜能开发法
第五节 EQ介入管理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
一、 EQ概述
二、工作EQ的内容
第九章 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 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跨文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文化的构成、文化的共性、个性及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掌握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方法并建立面向21世纪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4学时)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构成
三、文化的共性、个性及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与比较维度
一、霍福斯太德的文化维度系统
二、莱恩与迪斯特芬诺的六文化维度系统
三、斯特罗姆佩纳的五文化维度系统
第三节 跨文化比较管理研究
一、威廉?大内的美日比较管理研究
二、上海对跨文化/亚文化比较研究所做的一次有意义的初步探索
三、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管理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一、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
二、多文化的组织特征
三、公司文化战略和环境的关系
四、欧、美、日员工的态度差异
五、跨国公司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
六、新世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第十章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案例分析
一、 本章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案例的分析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案例的内容。理解案例与之对应已学过有关章节的内容以及有关的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对案例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学以致用。
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学过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对所述案例中涉及问题的实质,提出应用的理论,得出此案例的分析结论或结果。
二、本章学习内容及学时(10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