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课件点播>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师姓名
宿红毅
性别


教材名称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以ISO参考模型和TCP/IP两大协议体系为主线,系统讲述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ISO参考模型的原理、局域网的原理和组网配置、TCP/IP协议栈的分析、Internet、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以及高速网络通信技术。课程理论和实际项结合,在讲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和网络开发与网络工程实际结合内容的引导。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
学时
70学时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概论 (3学时)
⒈ 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从面向终端联机系统到Internet
⒉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
⒊ 计算机网络组成和结构
⒋ 计算机网络类型
⒌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3学时)
⒈ 数字信号的傅氏分析
⒉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概念,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⒊ 信道和信道基本参数
⒋ 信道连接和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⒌ 数据信息的编码方式
⒍ 数据信息传输形式: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⒎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⒏ 多路复用技术基本概念
⒐ 差错控制方法与编码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18学时)
⒈ 物理层
⑴ 传输介质
⑵ 物理层功能
⑶ 物理层协议
⒉ 数据链路层
⑴ 定义,功能
⑵ 数据链路层协议基本原理
⑶ 滑动窗口协议的基本原理
⑷ HDLC的基本工作原理
⑸ 差错校验方法
⒊ 网络层协议与X.25协议
⑴ 网络层基本功能
⑵ 分组交换,虚电路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⑶ 路由算法
⑷ X.25协议基本内容
4.运输层功能与模型
5.运输协议类
⑴ 网络服务
⑵ 运输协议类
6.运输服务
7.运输协议
8.会话层
⑴ 会话层功能与模型
⑵ 会话服务
⑶ 会话协议
9.表示层
⑴ 表示层功能与模型
⑵ 表示服务
⑶ 表示协议
⑷ 抽象语法表示法ASN.1及基本编码规则
10.应用层
⑴ 应用层功能和模型
⑵ 公共访问服务元素CASE
⑶ 特殊访问服务元素SASE

第四章 局域网 (10学时)
⒈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⒉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⒊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Token Ring、Token Bus等
⒋ IEEE 802.3,以太网(Ethernet)
⒌ IEEE 802.5,令牌环局域网
⒍ 光纤网和FDDI标准
⒎ 交换式局域网
⒏ 快速以太网
⒐ 千兆高速网络
⒑ 网络互连及其设备

第五章 TCP/IP (14学时)
1.体系结构和主要协议介绍
2.IP地址和分类
3.子网划分
4.IP路由
5.TCP和UDP
6.编程接口

第六章 Internet (10学时)
⒈ Internet概述
⒉ Internet接入方法
⒊ Internet服务和应用
⑴ E-mail(SMTP)
⑵ FTP
⑶ DNS
⑷ WWW
⒋ Intranet概述

第七章 网络管理与安全 (4学时)
⒈ 网络管理概念
2.网络管理的基本模型
3.SNMP
4.网络安全概念
5.传统加密技术
6.公开密钥基础结构
7.身份验证
8.数字签名

第八章 广域网与接入技术 (2学时)
⒈ ISDN
⒉ SONET/SDH
⒊ 帧中继
⒋ ATM
实践环节:
利用WinSock编程接口实现点对点通信 (6学时)

 

联系方式
shongyi@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315号